近日,工信部對外發布了《2022年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名單公示》。由北信源參與建設的鄒平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經評議成功入選國家工信部2022年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同入選案例還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國家電網、支付寶、螞蟻等單位案例。
圖片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截圖
據了解,本次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征集吸引了全國各大省市的優秀區塊鏈項目的紛紛參與。經層層考核,61個具較高技術水平、較強代表性、較強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區塊鏈項目最終脫穎而出。由北信源參與建設的鄒平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成功入選了中國“區塊鏈+智慧城市”僅有的六個典型案例之一。
鄒平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 助力數字經濟時代的鏈上治理
區塊鏈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技術。近年來,區塊鏈“加速落地實體產業”“加速多技術交叉融合”的趨勢明顯,這項技術不再局限于存證、食品溯源等簡單應用,而是更多的進入到了智能制造等復雜場景中,助力多業務主體的可信協作。
本次入選2022年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的鄒平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是為山東省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鄒平分局建設的全國首個以智慧執法為中心、以監管預防為抓手的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通過實現環保部門與排污企業、設備廠商、公安、法院、大數據局等多方面共建生態環境保護聯盟鏈,使得環保數據可司法采信、避免數據篡改、防止數據濫用。該平臺為深入貫徹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思想,以數字經濟時代下生態環境監管實際存在的諸多難題為出發點建設而成。
平臺通過北信源聯合安存科技共同研發的國內首個基于北斗算法的區塊鏈機,實現環保與排污企業、設備廠商、公安、法院、大數據中心等多方共建全國首個生態環境保護聯盟鏈,形成一鏈+雙平臺+N中樞的生態環境治理應用體系,確保違法活動鏈上監管、違法線索鏈上取證、多方監督司法共治,有效解決環境監管過程中存在的電子數據易篡改、易偽造、固證取證難、司法采信難、共享難等問題。實現生態環境數據在不同層級、部門、地區之間安全共享、可信流轉,同時平臺將環境監管數據變為司法證據,實現電子證據互認、證據共享等,提升多部門協同執法效率及執法公信力,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智慧化、數字化、精準化及監控預警能力和科學辦案水平。
堅持區塊鏈技術自主創新 打造全方位區塊鏈產業服務能力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業的數據價值將進一步激發。區塊鏈這一信任技術通過交叉融合多項技術,將會在實體產業數字化、數據要素資產化領域發揮更大作用,驅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北信源建設項目此次入選國家工信部2022年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說明其具備較強的代表性、示范性、創新性和可推廣性,能充分體現區塊鏈的技術特點和適用場景,對相關行業或企業具有較強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
未來,北信源將再接再厲,繼續踐行在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創新,以數據的可信和共享推進區塊鏈領域的體系建設,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助力打造全方位區塊鏈產業服務能力,構筑完善行業新生態,助力數字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