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id="eqgf9"></object>
      <big id="eqgf9"><em id="eqgf9"></em></big>

        <th id="eqgf9"></th>

          <center id="eqgf9"></center>
          1. 大模型“風烏”實現全球氣象有效預報超10天

            來源:揚子晚報 | 時間:2023-04-08 21:49:21


            【資料圖】

            記者4月8日從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及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全球中期天氣預報大模型“風烏”,30秒生成未來10天全球氣象高精度預報結果。

            運用大模型“風烏”,全球氣象有效預報時間突破10天。(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供圖)

            基于多模態和多任務深度學習方法構建,AI大模型“風烏”首次實現在高分辨率上對核心大氣變量進行超過10天的有效預報,在效率上大幅優于傳統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歐陽萬里說:“‘風烏’取名自秦漢時期的‘相風銅烏’,是世界上最早的測風設備。天氣預報大模型‘風烏’承載中國古人的智慧,也寓意實驗室致力于在以氣象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服務科學領域勇于突破、不懈探索?!?/p>

            在氣象氣候預報任務中,全球中期天氣預報是重要預測任務之一,它以預測未來14天內的大氣系統狀態為目標。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白磊說:“‘風烏’提供了強大有效的全球中期天氣預報的人工智能框架,其領先性體現在預報精度、預報時效和資源效率三方面?!?/p>

            在預報精度方面,相比于傳統的物理模型,“風烏”誤差降低19.4%;在預報時效方面,“風烏”基于再分析數據達到10.75天;在資源效率方面,現有物理模型往往運行在超級計算機上,而“風烏”AI大模型僅需單GPU便可運行,30秒即可生成未來10天全球高精度預報結果。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風烏”AI氣象大模型可與傳統的物理模型形成互補,為生產生活提供更準確實用的天氣預報信息,助力天氣預報數字化,為農林牧漁、航空航海等各行業及公共安全保障提供支持。據悉,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相關團隊還將把人工智能方法應用到更廣泛的氣象、環境、天文、地質等地球科學領域研究中,助力“碳中和”、防災減災、能源安全等重大需求。(記者周琳)

            標簽:

            業界
            移動互聯網

            ©2003-2020 CMS科技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51 46 76 11 3 @qq.com   浙ICP備2022016517號-14

            99久久国产精品一级毛片
              <object id="eqgf9"></object>
              <big id="eqgf9"><em id="eqgf9"></em></big>

                <th id="eqgf9"></th>

                  <center id="eqgf9"></center>